3月22日上午,“2025全国家电消费季”启动仪式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AWE2025展会现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承办,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盛秋平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商委、金融机构、家电行业相关协会和企业代表150余人参会。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进家电市场繁荣,推动家电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为家电及消费电子行业的年度盛会,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不仅是业界的盛会,更发挥了引领家电及消费电子消费趋势、引导市场消费有序升级的平台作用。自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启动以来,AWE积极发挥家电及消费电子市场消费潮流趋势风向标的作用,联动政府、企业、渠道各方,为众多购买的人实现“以旧换新”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盛秋平在致辞中表示,家电消费是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去年商务部迅速落地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并取得良好成效。家电以旧换新不仅增加了民生福祉,提振了市场动能,发展了绿色消费,还带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了资源循环。近期,商务部将统筹线年全国家电消费季系列活动,依托加力扩围家电以旧换新支持政策,优化政策+活动驱动机制,鼓励厂商创新、平台让利、企业优惠,进一步放大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在惠及民生、引导生产等溢出效应,加快释放家电更新消费的潜力。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华源表示,家电作为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紧密关联的消费品类,既是民生需求的风向标,也是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助推器。自去年9月国家出台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到3月20日,上海家电家居家装消费金额达到186亿元,交易量超过1060万单,补贴消费者超过28亿元。上海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好地打造家电消费的新标杆,以科技赋能引领消费升级,以开放合作拓展全球市场,以服务优化提升消费体验。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解读了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成效。一是形成提振消费与带动生产的良性循环。家电消费市场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续回暖,家电产量、利润均呈现增长态势。二是取得拉动经济与惠民利益的双重成效。家电以旧换新既是一项经济政策,也是一项惠民措施。通过享受补贴优惠,改善生活质量,让我们消费者既“换得起”,又“换得好”,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三是推动消费升级与资源回收的协同发展。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更多高品质的家电新产品替代高能耗的旧产品,使得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同时,促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逐渐完备,实现废旧家电回收量和拆解量双增长。下一步,商务部将围绕便利、安全、规范、畅通4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一是优化操作流程,二是加强风险防范,三是确保公平公正,四是完善回收体系要换新链条。
启动仪式上,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对外发布了《2025中国家电消费趋势白皮书》。该白皮书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组织编写,揭示了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红利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家电消费的六大趋势。一是家电换“智”,智慧家庭“焕新”;二是绿色低碳,深入人心;三是健康与家电深层次地融合,引领生活方式升级;四是家电融入居室环境,美学设计让生活更美;五是关注圈层,满足细分需求;六是悦己消费潮起,情绪价值拉满。
《2025家电换新指南》也在本次活动上同期发布。在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的指导下,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组织编写《2025家电换新指南》,聚焦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微波炉等以旧换新“国补”产品,为广大购买的人参与家电以旧换新提出选购建议。
作为家电企业代表,海尔、科沃斯分享了企业在以旧换新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和相关举措。
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华刚表示,国家以旧换新政策不仅有力引导用户绿色低碳消费,激发家电市场活力,更掀起了一场全产业链的升级革命,有效拉动了企业在生产制造、物流服务、回收再循环等产业上下游能力升级。2025年,海尔将与政府同频、与产业共生、与用户同行,将以本次消费季为契机,用科技让生活更智慧,用绿色让未来可持续,用真诚服务让每个家庭感受到中国制造的温度。
科沃斯集团董事、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冷泠表示,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引领下,科沃斯集团实现迅速增加,两大创新产品组合实现单季销量突破50万台的好成绩。科沃斯将始终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创新原点,以技术突破为发展引擎,在政策指引之下与行业携手共进,为中国家电产业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2024年中国废弃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回收处理行业发展报告》也在启动仪式上正式对外发布。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秘书长崔燕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她表示,2012~2024年,我国“四机一脑”规范处理处置超过9.6亿台,规范回收利用率超过40%。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引导下,各地方在废旧家电回收和处理上取得新的成效,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持续开展,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规范回收与循环利用领域涌现出不少典型案例。(陈庆)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是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学技术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农业农村部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中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AI发展在发挥多方面非消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